虾青素

$18.00$54.00

抗氧化剂是必需的营养素,有助于减少体内自由基引起的细胞损伤。虽然许多不同的食物都富含抗氧化剂,但只有少数含有科学家认为是自然界中最强大的一种。虾青素听起来像是一种复杂的营养素名称,但大多数人已经熟悉这种抗氧化剂。事实上,它是一种类胡萝卜素色素,使虾和龙虾呈现微红色。由于这种抗氧化剂往往以微量存在于微藻和海洋生物中,因此大多数人必须使用天然草药补充剂才能获得最大的健康益处。

什麼是蝦青素?

蝦青素是一種類胡蘿蔔素,被許多不同的科學研究公認為是最強的天然抗氧化劑。它是更廣泛的類胡蘿蔔素分類中的葉黃素家族的成員。像許多類胡蘿蔔素一樣,蝦青素是一種色彩豐富的脂溶性色素。這種顏色是由於化合物中心的共軛雙鍵的伸展鏈。該鏈也負責蝦青素的抗氧化功能,因為它導致分散電子的區域可以被捐獻以減少反應性氧化分子。

什麼是我們的蝦青素的來源?

蝦青素的天然來源包括鮭魚,龍蝦,北極蝦,螃蟹,小龍蝦,紅鱒魚,藻類和磷蝦。儘管合成蝦青素可以在市場上找到,但我們只提供源自雨生紅球菌的蝦青素,這是生產自然界中蝦青素濃度最高的有機體。

為什麼我們只提供100%天然蝦青素?

  • 合成蝦青素分子與天然蝦青素分子形狀完全不同。
  • 天然蝦青素大約95%被酯化,賦予其更穩定的形態,並提供更長的保質期。酯類還可能有助於蝦青素在體內的生物利用度。
  • 天然蝦青素是一種“類胡蘿蔔素雞尾酒”,與藻類中的其他天然類胡蘿蔔素混合。
  • 天然蝦青素比合成蝦青素強20-50倍。

我們的PBR系統有什麼優勢?

我們先進的光生物反應器(PBR)系統使我們能夠

  • 控制環境以優化生產力
  • 防止外界污染
  • 具有較大的表面積與體積比,可最大限度提高使用光源的效率
  • 減少生長培養基的蒸發
  • 更好地控制氣體轉移
  • 保持穩定的溫度
  • 減少污垢

為什麼我們只提供100%天然蝦青素?

蝦青素的兩個顯著特性:

蝦青素是自然界中最強的抗氧化劑

  • 比維生素C強6000倍
  • 比CoQ10強600倍
  • 比綠茶兒茶素強550倍
  • 比Alpha Lipoic酸強75倍

蝦青素保護細胞的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因為它可以跨越細胞膜。另外,它可以穿過血腦和血液 – 視網膜屏障來保護大腦和眼睛。

蝦青素是一種安全,天然的抗炎藥,可通過多種途徑發揮作用

與您在藥房可以找到的許多抗炎藥不同,蝦青素的效果可能需要2到6週才能顯示。然而,與那些只使用一種途徑的強效消炎藥相比,蝦青素抑制多種炎症介質。更重要的是,經過十年的消費者使用和數百項研究,沒有觀察到副作用或禁忌症。

我們保證最好的質量

發龍選擇在100%的山泉水中養殖的雨生紅球藻,這些水源自青藏高原的喜馬拉雅山脈高處。我們的PBR封閉式培養系統使用自然光照產生最佳條件,避免了在其他生長系統中不斷出現的許多污染物。

免責聲明:這些聲明未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評估。本產品不用於診斷,治愈,治療或預防任何疾病。

虾青素对免疫、大脑和关节健康有什么好处?

免疫增强剂
虾青素是已知强效抗氧化剂之一,比 omega-3 脂肪酸、磷虾油、辅酶 Q10 和维生素 C 更强大。天然存在于龙虾和虾中,已知这种强效抗氧化剂可以预防、减缓以及减少衰老对大脑和身体的影响。它还可以减少和缓解炎症,从而使免疫系统能够更好地治愈身体的疾病和伤害。 发龙出品的虾青素软胶囊每粒含有 12 毫克强效纯天然抗氧化剂。

避免脑相关疾病
目前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症尚无已知的治疗方法,但众所周知,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对大脑细胞的损伤,预防或减缓疾病的产生和发展。通过在饮食中添加强效天然抗氧化保健品可以保持您大脑的健康和机能,从而促进更好的思维感知功能。

减少衰老对身体的影响
每个人都在衰老,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延缓和减轻这种伤害。人的衰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体内细胞中含有大量的自由基引起的,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充满了使人体产生自由基的化学物质,比如太阳的紫外线会使人内产生自由基,从而导致皱纹,而日常每次进食和饮水时摄入的化学物质也会造成同样的损害。而使用天然抗氧化保健品有助于清除体内自由基,修复细胞损伤,减缓衰老,保持身体健康和容颜靓丽。

改善关节疼痛
除了帮助减少体内自由基造成的损害外,虾青素还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帮助您保持身体关节的健康功能,减轻关节炎症,降低疼痛程度,从而提高您运动时的灵活和舒适度。
发龙出品虾青素软胶囊使用来自雨生红球藻的虾青素配制而成。雨生红球藻是目前被认为人体可摄入强效抗氧化剂的最佳来源。服用发龙虾青素,可以让您享受到许多您无法从常规饮食中获得的好处。

Astaxanthin

评价

目前还没有评价

成为第一个“虾青素” 的评价者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相关产品

Title

Go to Top